一、引言
“天下苦四大天王久矣”,但是实际上我上了一趟四位天王之一,李志刚老师的实验课程后我却觉得这位老师在固执这一方面和我十分相像。只是隐约觉得,如果能够把这四位老师的实验课上好,对我以后的物理研究是十分有益的,而且我觉得他们之所以这么严格去做是有一定的原因的。但是,以高风险的低分为代价去进行这么一次看似没有价值的尝试,在旁人看来似乎没有什么价值。但是,你不觉得很有意思么?
数据表链接 密码:dd2t
二、目的
- 在李志刚的实验课上获取90分+的实验成绩
- 在刘松江的实验课上获取90分+的实验成绩
- 在世清的实验课上获取90分+的实验成绩
- 在张凤云的实验课上获取90分+的成绩
三、分析
- 知晓普遍评分细则:四大天王的评分细则一定是基于普遍评分细则,但是不仅仅局限于评分细则的。本次任务在尽量不使用社会工程学的手段下,尽可能在他们实验课上获取高分。
- 知晓个人评分细则:
- 李志刚的额外评分要点:
- 实验前:
- 实验中:
- 试验后:仪器工具归位,器材断电,否则-5分;
- 刘松江的额外评分要点:
- xxx的额外评分要点:
四、求解
(1)李志刚-转动惯量实验
实验前
0)目的原理
我认为认知目的原理这一步真要想要仔细研究的话至少得拿出一个上午或者下午的时间。有些人问我为什么要这么久,如果你从实验原理的本质出发,思考当时前人是如何产生这个测量方法,或者说此种测量方法出现的历史原因。
这样就知道了这个方法的优点,因为优秀都是在对比中去体现的(相对的基本原理)。那么自然,缺点我们得从之后他的变体实验去了解他
1)制作Excel
- 原因:Excel制作的过程就相当是预习的过程,如果你不清楚计算过程你无法做到填充单元格上的公式,同时这也是把现代数据处理方式引入传统实验的一个尝试。
步骤:
- 复刻数据记录表:
- 修改数据记录表:
- 填充计算公式
- 找前人的计算数据验证:
成果

实验中
1)预习问题
注意:刚开始上课时候精力要保持高度集中,老师问题语速比较快,建议录音
思考:从此可以归纳出老师会对实验器材以及实验本身进行提问
2)测量数据
1. 测量金属圆柱直径
2. 测量悬线间距
-上悬线穿孔之间的间距
-下悬线穿孔之间的间距
3. 测量摆盘间距
主要测量上下盘面的间距,既测量下盘上盘面到上盘上盘面的间距
4. 测量内外环半径
5. 测量摆动20次所需时间
-单个下圆盘
-单个下圆盘+圆环
-单个下圆盘+圆柱
注意:记录数据的时候最低也要记录三位小数,但是填入表格的时候可以填入全小数,纸上最终记录的数据要保证有六位小数
实验后
---
1)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这块给大家上传一个表格文件,这份表格是我针对该实验做的一个数据处理表格,这样对于数据计算这一步,你只需要无脑填写数据就行了。当然,不要完全无脑,接下来我会讲解那个表格的注意事项的
- 通读表格:知道要更改哪些数值;知道使用的测量工具
- 填入数据:确保填充到相应列的数据物理意义和列所具有的物理意义对的上号
2)数据绘图
3)思考问题
Q1:
A1:
Q2:
A2:
Q3:
A3:
Q4:
A4:
Q5:
A5:
---
4)额外思考
本小节只作为个人的一个发现思考,因为我觉得既然我发现了异常,本着研究精神必须弄明白。
反思总结
实验前
1)制作Excel
- 步骤:
- 找计算数据:找到其他已经上过该实验的人的实验数据记录,察看使用到的计算变量
- 复刻变量记录表:结合书上数据表(书上的表只是展现了测量数据的一部分或者说只展示了多次测量的数据)与前文发现的多出来的计算变量进行重新填表
- 填充数据到记录表:把别人测量的数据带进表格
- 填充计算公式:根据计算逻辑填充计算公式,并且验证计算结果是与别人的计算结果有无很大偏差
2)写预习作业
3)提前实验(改进)
原因:之所以要做这么一步是因为,我们目前做的工作都是按预想设想中发展,但是理论最终都要与实际去结合起来,你仅仅期待当天去发挥那是肯定不能够在李志军老师的实验上取得好的成绩的,我们提前参与一次知晓一个大概流程,可以发现之前的表格有什么地方做的不足,以及更正预想的试验步骤。
4)准备工具(改进)
- 必备坐标纸、学生证、大物书、以及扫描好的本小节实验PDF
- 携带圆规、直尺:绘制静电场线时候用得到
- 携带笔记本、Excel表:方便数据处理
实验中
1)预习问题
2)测量数据
1. 测量2R_1及2R_2,及环宽

解释:上述为我们实验室成员对主要装置进行建模的建模图像,主要由可抽拉的盒以及打点柱组成。其中,盒子可以更换,得按照你老师的要求测定三个不同盒的三个等势点的图。
需要测量的2R1、2R2由下图所示

需要测量的环宽如下图所示

2. 往环内导水(不要浸没过圆环表面,但是恰好能够被探针够着)
3. 推盒且固定盒
未关的盒

关上的盒

4. 放好坐标纸

5. 调整仪器电压
6. 根据测量电压打点
我的老师是要求分别打7.5、5.0、2.5三个电势的点,且老师会说不同电势的点的标记符号,这个得留意!
建议:建议分别打7.5、5.0、2.5V电压的点,别打完一个7.5,下一个就打2.5的,这样到时候标记很难做。一般一个电动势打8个点即可,注意8个点的分布(做到对称,疏密有秩)
注意:最好多打上几个定位圆心,因为表格填数据的时候用得上
7. 整理仪器,关闭电源
实验后
1)数据处理
2)数据绘图
3)思考问题
4)额外思考
- 为什么这里不需要测量不确定度?
- 什么时候需要测量不确定度?
反思总结